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温天气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1.1.1 火灾风险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可燃物或堆放大量可燃物品,若火源控制不当,如设备超负荷运行,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发生。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若电气线路老化或过热,产生高温熔融物,引燃下方堆放的可燃物品,也可能导致火灾发生。储存大量可燃物品的仓库,遇到点火源,如未安装防雷设施,库区内吸烟,违规动火等,将导致火灾发生。

1.1.2 机械伤害风险

公司设备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原因包括:

① 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差。

② 机械防护设施缺损。

③ 设备布局不合理。

④ 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

⑤ 环境不良。

⑥ 工作座椅不舒适或高度不当。

⑦ 设备故障。

⑧ 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

1.1.3 触电风险

人体触碰带电体,可能导致触电伤亡事故。生产设备采用380伏动力电源,车间照明采用380/220伏电源。电气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失效,使机器外壳带电,或操作失误,尤其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可能引致触电事故发生。

1.1.4 高处坠落风险

生产设备或在高处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防护措施不周全,如工作梯、台防护栏杆缺损或安全带失效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1.1.5 物体打击风险

车间成品料架堆放过高或不稳固等,可能导致失稳倾翻伤人。高处平台未设置高为100mm的踢脚板,可能导致平台底下人员遭受物体打击。

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1 供配电系统

触电、电气火灾等危害。电气设备运行、检修过程中,由于设备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够、绝缘损坏等原因,可能导致触电伤害事故。

1.2.2 消防系统

淹溺、窒息、机械伤害等危害。消防水池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淹溺事故。消防泵房设置在地下室,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窒息事故。消防泵转动部位防护不足,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1.2.3 厂内运输系统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害。叉车保养不善,控制实效,或违章驾驶等,可能导致车辆伤害。生产线上的运输采用设备自带输送线,如防护缺损或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1.3 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3.1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台风、暴雨、雷暴、高气温、地震等自然条件可能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威胁。

1.3.2 周边外部环境影响分析

本公司建筑物生产火险为丙类火险,火灾爆炸危险性不高,对周边社区威胁较小。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

本公司使用和贮存的物料中没有《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

本公司蒸汽管道不符合工业管道类的临界条件,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5 危险、有害因素综述

通过对本公司使用的物料、生产工艺及设备、公共设施进行危险、危害分析,预测本公司投产运行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淹溺、窒息等。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该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