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爱国运动的宗教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0:47:21
中国基督教协会
朝鲜战争爆发后
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当时仍需依赖美国差会款项来维持的中国新教教会和团体受到严重影响。基督教各宗派各团体代表发表《联合宣言》,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号召全国新教徒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充分认识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侵略的历史事实,加速实现中国教会自治、自养、自传。随后,成立了以吴耀宗为主席的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54年,第一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在北京举行。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基督教在爱国爱教基础上的大团结,会议重申三自运动尊重各派的信仰和礼仪,并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吴耀宗当选为主席。1961年在上海举行第二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号召全国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办好教会。吴耀宗再次当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1980年在南京举行第三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会议肯定了30年来三自爱国运动的成绩,并指出:三自爱国运动的创业阶段已经过去,但三自的任务未了,基督教界人士和教徒应进行以加深对三自的认识为内容的再教育,同时要从自办教会发展到办好教会。会上成立了新的全国性教务机构──中国基督教协会。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同中国基督教协会本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不断向前发展。教牧人员全由中国人担任,教会行政事务由中国教徒代表进行管理,教会经济由中国教徒自己维持;在神学思想、艺术表现和崇拜礼仪上,也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全国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教务机构。除金陵协和神学院已经复校外,还新设立了一批地方性的神学院校,印行国内多种民族文字的《圣经》及各种基督教书刊。此外,同许多国家的教会及团体在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了友好往来。 早在19世纪50年代,海外就有一些开明的传教组织领导人提出三自的主张,他们认为实现三自是传教的目的,反对在亚非拉地区新设立的教会长期仰仗西方差会,双方保持“母会”和“子会”的不平等关系。30多年来,中国的三自爱国运动以大量事实说明了三自办教路线的正义性和合理性。由于 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等原因,在中国基督教发动三自爱国运动之初,海外教会中曾有人对此缺乏理解甚至表示反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海外教会表示支持三自原则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基督教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出现在普世教会之中,获得普遍的尊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