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简答题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1:29:41
29.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用来表示系统内各单元及人员间的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图表。分析人员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图识别出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流程中的冗余环节。
30.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生命周期涵盖了规划、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在规划阶段,需要根据组织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来确定MIS的发展战略。开发阶段涉及系统的建设直至完成。系统完成后,投入使用,并不断进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直到被新系统替代。MIS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这样的划分有助于深入研究每个阶段的任务、技术和成果,以及各阶段间的联系,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开发和提升系统效益。
31. 随着硬件成本的大幅降低,程序效率(如节省存储空间、提升计算机运行效率)的重要性已经减弱。而MIS中的应用程序通常运行3至10年,维护工作量大,为了便于维护人员理解和修改程序,提高程序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变得尤为重要。
32. 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该模型指出,各阶段通常是不可跳过的。因此,在制定开发MIS的策略或规划时,应首先确定组织当前所处的成长阶段,并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来进行MIS建设。
33. 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将程序设计为顺序、循环和选择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组合。由于这种程序结构逻辑性强、组件间的独立性高,因此易于理解、修改和推广。
34. 控制阶段的特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采用数据库技术,并且是计算机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
35.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进行详细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36. 企业流程重组是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性,从自然发生的事物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7. 对于此问题,我无法提供答案。
38. 开发MIS的策略包括:
① “自下而上”的策略:从现行系统的业务出发,逐步实现具体功能,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避免大规模系统运行风险,但可能需要后期进行重大修改。
② “自上而下”的策略:强调从整体出发规划,由全面到局部,长远到近期,探索合理的信息流设计信息系统。这种策略要求逻辑性强,难度大,但更重要,是信息系统集成和成熟的方向。
39. 原型法的五个阶段包括:定义用户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运行和评估原型,完善原型,以及在模型确定后的处理工作。
40. 判断树是一种以树形结构描述处理逻辑的建模工具,具有直观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判断树的绘制从左到右,根部表示问题,树枝表示条件或条件组合,叶节点表示相应的动作或处理方案。例如...
上一篇
海事大学2023录取分数
下一篇
澳式足球历史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