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移民火星还有多远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50:30
高山人/2021.5.17
随着我国天卫1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移民也成为八卦热点,那么火星移民究竟有没有可能?大概还需要多少年?存有什么难度呢?现就这些问题,根据已有的相关资料了解,我想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火星移民并非不可能:一则根据目前记载人类已发现的宜居行星就达50多颗,但只有火星移民最具有可行性,因为火星相对其它的宜居行星对地球而言,它是较近的。根据火星轨道变化,最近时5500万公里,最远12000万公里,以星系概念和天文单位说已经很近了。直径约为地球53%,质量为地球11%。自转轴、仰角、周期与地球相近,平均一天为24小时39分35.24秒。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明显四季变化,可以区分出热带和南北温带南北寒带,冬天最冷为摄氏-125 ,夏季最高为22 ,年平均气候接近于地球。火星上绿粘土和火山灰在有氧条件下可以使农作物获得比地球上更大收成,到处都是的氧化铁和氧化物质对于化合氧气很有帮助,这也人类宜居必不可少的。而其它绝大多数宜居星球距离地球太远,以人类飞行器的第二宇宙速度来说几乎不可能;
三是因为已有少数国家制定了移民火星的计划,据悉目前有荷兰独立太空发射公司于2012年6月宣布了自己的殖民火星计划:从2023年4月起将送4名宇航员到火星,以后每隔两年再送2~4人,这样,到2033年大概就有20名地球人可以在火星永远定居。美国SPaseK太空公司也通报了他们的伟大计划:20年内将8万地球人送到火星,让他们像“火种”一样开始火星上繁衍。初期计划为400亿美元,8万报名者将每人交50万美金。但第1批探险者不会超过10人,拟让他们在火星荒漠上建造一个密封透明的穹顶增压建筑。
二,移民火星的技术难题依然很多,虽然移居火星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从来都很骨感,因为火星移民不是人类首次走出非洲这么简单,是开天辟地星际旅行,其难度和困难不可想象。超大型运载火箭、改造土壤、制造氧气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其次要建造一个巨大的火星基地,什么材料都需要要从地球上运,以目前火箭载重量,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行;接着就是太空舱微重力问题,一趟火星单程时间最低6个月,飘来飘去的微重力环境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宇航员,长期在这种状态下也会肌肉萎缩,心肺变弱,骨质结构崩溃。因此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一般6个月就得轮值,更何况普通人呢?还有就是火星大气密度只有地球1%,即便穿着宇航服最多也只能在外活动两小时。这是因为宇航服只可抵挡低压和寒冷,但挡不住太阳风粒子和辐射,这个问题不克服,火星基地就无法建造。再就是像中国航天研究员杨宇光认为的那样火星上缺乏磁场……因为据研究表明,火星曾有相当于地球10%至15%的中强磁场,但已在39亿年前就消失了。目前火星没有全球性的磁场,只存在一些局域性磁场,且强度仅为地球磁场的0.1%。“没有磁场,一方面人类暴露在空间辐射致命的威胁中,另一方面即使再造了大气层也无法维持,因为会很快被太阳风吹走。”杨还认为,建设永久性火星基地很有必要,而且不会太遥远;而要移民火星,必须先解决磁场问题,但人类暂时在技术上还远未达到在火星构建并维持人工磁场的程度。
三、移民火星的大约实现时间,若从提升星球温度而言,这个技术人类已经掌握,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增加碳排放。再建上百来个核反应堆释放温室气体,耗时比较长,天体物理学家们评估,这也大概需100年。大气形成以后,就会有降雨,形成原始海洋,模拟出最早地球环境,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0年,然后开始制造氧气。因为地球刚形成时是没有氧气的,直到41亿年前,蓝藻出现才开始释放大量氧气。火星上形成原始海洋后就可以投放大量蓝藻及其他释氧植物,这也需要大约50年时间。待生命需要的基本条件形成后,飞船输送能力应该也得到了相应解决,到那时候要大量移民火星还是比较可行有把握的。尽管以目前的 科技 水平来讲还有很多困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据以上的预测起码得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行。当然,随着以后 科技 发展,或许移民火星的时间会来得更快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