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荷兰人的“关系”_荷兰人

荷兰人的“关系”

荷兰人独特的GO DuTCH(各人自己付钱)理念,数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无人会对他们一丝不苟、认真到一分钱的性格感到陌生。我与荷兰人交往已有四年之久,对这种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人际交往理念有了深入了解。

在荷兰的公司中,包括我在内共有五人。我的四位同事都是蓝眼金发的荷兰人。他们有时会感到沮丧,因为尽管中方持有六成股份,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司实际运作的领导。更令他们沮丧的是,他们原先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将他们派到这个中荷合资公司的荷兰公司老板,竟然是一个皮肤黝黑、个头比我还矮的荷兰印尼混血儿。

尽管他们对我还比较尊重——归功于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但当他们提到那位混血儿老板时,脸上总是充满了轻蔑,将他说得一钱不值,荷兰白种人的优越感便油然而生。有一次,那位老板来到我们公司,与我的同事们激烈争吵。我初来乍到,还不能完全听懂他们那带着喉音的荷兰语。但大致了解到他们争论的是一笔与我们公司有关的业务:采取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处理,我们公司能获利,但母公司会受损;而采用一种更复杂的方法,所有人都能受益。

那位老板离开后,他们用英语尽情嘲讽他,然后开始工作。我突然意识到,在风暴过后,他们还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法来处理这笔生意。我故意问他们原因,他们回答:“关系是关系,工作是工作,这是两回事。”从那时起,我注意到他们见到那位老板时总是怒目而视,但在业务上却公事公办。荷兰人的“关系是关系,工作是工作”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次,我妻子去超市购物。那是一家大型超市,所有的标价指示牌和广告都是荷兰文,各种包装也与我们国内不同。我妻子找一包盐就花了半小时,最终一无所获。情急之下,她询问了一位年轻员工,那人二话不说,笑了笑就走开了。一分钟过后,他拿来各种规格的盐,每包大约一元人民币。我妻子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第二天,我专程去超市感谢那位年轻人,但他居然不记得那件事了。可见,“关系是关系,工作是工作”的观念已经融入了荷兰人人际交往的所有领域。

当然,荷兰人的这种处理方式也有令人不快的一面。有一天黄昏,我独自在市郊草地上散步,周围的人都在休闲,夕阳下和谐相处。突然,三名背着破烂行囊、衣衫褴褛的欧洲人围住了我。他们出示了波黑护照,展示了他们包裹里的霉面包,声称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要求我赞助他们一百美元,并解决住宿问题。我一边应付他们,一边四处张望,希望荷兰人能帮我摆脱困境,但他们熟视无睹,依然聊天、散步。我不得不留下两百美元,匆匆离开。第二天,我在办公室强烈谴责荷兰人缺乏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的四位荷兰部下看了看我,轻描淡写地说:“那是警察的工作,这里的人不管别人的闲事。”听后,我几乎要晕过去。

荷兰人将工作和私人关系几乎完全分开。他们不培养紧密的私人友谊,休假时总是和家人一起度过,很少听说有朋友结伴出行。如果没有家人,他们宁愿独自开车百里到海边酒吧,与素不相识、今后也不会相识的人畅谈一番,甚至共度良宵,之后彼此再无瓜葛。对他们来说,私人交情和关系实在太脆弱,这让我难以理解。当然,他们之间也就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因工作而产生的强烈私人恩怨,社会因此少了诸多紧张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少了诸多浓浓的情谊。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