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厄尔士山脉历史

厄尔士山脉的历史源远流长,自9世纪以来,它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名字。当时,它被称为Hircanus Saltus或Fergunna。而到了1004年的梅泽堡,主教和史学家则使用了Miriquidi这个名字。12世纪时,Saltus bohemicus(波希米亚森林)这一名称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被用于指代捷克西南的山脉。

直到16世纪,随着当地发现大量矿床,厄尔士山脉才获得了它今天的名称。1589年,这一名称首次被使用。但在17世纪初,曾有一段时间有人使用迈森山脉这个名称。25年后,它获得了捷克语名称Rudohoří。而今天,它的捷克名称为Krušné hory,意为“难行的山”。这一名称不仅反映出了山脉的地理特征,也体现了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

从古至今,厄尔士山脉的名字变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从Hircanus Saltus、Fergunna、Miriquidi、Saltus bohemicus、Rudohoří到Krušné hory,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记忆。无论是梅泽堡主教和史学家的使用,还是后来对矿床的发现,都使得厄尔士山脉的名字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今日我们熟知的名称。

此外,厄尔士山脉的名字变化还反映了语言的演进和地域文化的交融。从拉丁语、斯拉夫语到捷克语,每一个名字的出现都标志着语言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过程中,厄尔士山脉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标记,也成为文化交流的见证者。

综上所述,厄尔士山脉的历史不仅体现在其名字的演变上,更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地理变迁上。从过去的Hircanus Saltus、Fergunna、Miriquidi,到今天的Saltus bohemicus、Rudohoří、Krušné hory,每一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名字不仅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也让我们对厄尔士山脉及其周围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扩展资料

厄尔士山脉(德语:Erzgebirge,意为“矿山”),捷克语称为克鲁什内山脉(Krušné hory),因盛产各种金属矿产和高岭土而闻名,是德国和捷克边境的一条山脉,东为苏台德山脉,西伸入巴伐利亚,为奥德河和易北河的分水岭。主峰为捷克境内的克利诺韦茨峰,海拔1244米,德国境内最高点为菲希特尔峰,高1214米。该山脉德国侧平缓,而捷克侧较险峻。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