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

一、任务与地位的矛盾

村干部肩负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工作,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效果。然而,村干部的实际权力有限,面对艰巨复杂的问题和困难,往往难以独立解决。他们主要依靠说服教育、个人威望和经验以及情感影响力来完成任务。在工作遭遇阻力时,村干部可能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这种地位与任务的矛盾,以及职责与职权的反差,限制了村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办法与对象的矛盾

村干部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而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独立性增强,对村干部的依赖减少。一些村干部因此在失去生产指挥权的同时,也失去了组织和引导农民的途径,调控能力明显减弱。此外,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在变化,尽管他们勤劳朴实、服从管理,但封建传统和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西方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农民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可能表现出对集体事务的冷漠,这对村干部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政策与执行的矛盾

党的农村政策是村干部工作的依据,但现实中,一些政策可能因地域特点和民俗民约等原因与实际工作不适应、难以操作。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当前的土地确权工作,都存在政策解释和执行上的困难。这导致村干部在执行任务时面临困惑和挑战,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上级与基层的矛盾

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最前线,面对多而杂的任务,需要上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然而,一些乡镇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漂浮,缺乏对农村工作的感情投入,不能充分倾听村干部的意见和需求。他们更多地是发号施令而不是提供服务,这导致村干部承受来自上级和基层的双重压力,感到“两头受气”。这种状况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