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方案怎么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二)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