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运用法制思维推进基层工作

构建法治平台,培育法治载体

构建法治组织平台。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伍家岗区伍家乡党委切实把建设“法治伍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村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各村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各村法治组织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我们在法治伍家建设中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了乡党委在法治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健全,确保了法治工作的权威性和高效性。

打造法治惠民服务平台。在法治伍家建设中,伍家乡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资源,出资为16个村配备了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参与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办理村民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化法律服务。并与区法制办建立了法律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法务指导中心1个,法务工作站16个。

培育法治载体。运用法治组织平台和职能部门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培育和丰富法治载体。实践中,伍家乡以乡司法所为主体,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乡驻点村领导干部和村“两委”都是村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员,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包村人员协同村里调处,调处结果上报;无法解决的矛盾交乡调委会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驻村领导督办,专门成立工作组解决。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文化社区行”活动,以共联村、汉宜村为示范点,作为经验向全省推广。

创建法治工作机制

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伍家乡在实践中,首先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了谋划,先后出台了法治创建的相关规定,用相对规范化的制度推进法治实践。一是针对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法治建设的制度;二是规范干部知法用法机制,出台并实施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将相关法律、理论知识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范畴,并通过平时抽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年终目标考核。

第一、创建有形的法治工作机制。从法治的角度创新用人机制,实现用人机制本身的民主化。颁布实施《选拔任用干部程序管理的制度》,规定决定提拔干部前,必须严格考察,必须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需要选举产生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章程办理。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开展了“多元提名、差额选拔”、公开选拔等工作。同时,伍家乡全面推行村干部“两推一选”工作。强化村干部工作考核,对村干部的报酬克服了平均化的倾向,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检查监督。

第二,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在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决策水平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如颁布和实施《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规定按照广泛全面、公开透明和形式多样的原则,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和后备干部的确定以及其他需征求意见的重大事项,都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座谈会讨论、交流协商、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等方式征求意见,并全程接受监督。在社会管理的具体运行机制中渗透了法治理念,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推进重大事项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和听证公示三项制度,推行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乡公共事务民主决策制度,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落实上级关于乡镇政务公开的规定等。

第三,日常办事法治化。建立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健全社会矛盾排查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矛盾排查机制更加完善。着力构建“四位一体、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运用法治手段对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进行处理和负面评价。如启动乡级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加大村级千分制目标考核,对综治维稳工作不得力的责任主体,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记过、责令辞职等究责措施。

用法治思维开展基层工作的启示

民主与法治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经验。推进民主与法治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所确立的施政方略。民主与法治视为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偏废;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有相关政策跟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必须改革现行信访体制;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问题,需要公正司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