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倾销构成要素

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导致该国国内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遭受损害的行为。这一定义明确了倾销的核心构成要素,旨在识别并应对可能对本国产业构成威胁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首先,倾销行为的关键特征在于产品的售价低于正常或公平价值。这种低价销售是倾销行为的直接表现,意味着外国产品在进入目标市场时,采取了明显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策略。这一策略的目的是通过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进而对当地产业构成冲击。

其次,倾销行为对进口国产业产生的影响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这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阻碍。实质性损害指的是倾销行为已经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可量化的损失,如生产下降、利润减少、市场份额萎缩等。实质性威胁则指的是潜在的损害风险,即如果倾销行为持续存在,将可能导致产业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实质性阻碍则是指倾销行为对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构成了显著的障碍。

最后,为了确定倾销行为与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对市场数据、产业状况以及竞争环境的综合考量。通过比较在倾销行为发生前后,进口国相关产业的经济指标变化,可以判断倾销行为是否是导致损害的主要原因。这种因果关系的证明对于采取反倾销措施至关重要,确保贸易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倾销的构成要素包括产品以低于正常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对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以及损害与低价销售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和应对倾销行为,对于维护公平贸易环境、保护本国产业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