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0:42:08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的一种提高生存技能和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力求历史教学和学生生命特点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生命教育的思想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七年级讲授的是中国古代历史,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发展特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积极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八年级上册讲的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探索史和抗争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更加珍爱和正视自己的生命,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八年级下册讲的是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历史,这个过程中既有失误也有成就。比如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场全面的内乱,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今天我们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其实就是对生命的重视,对人的生命状态的重视。九年级上册讲的是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其中对外战争和殖民扩张,是对生命的亵渎,尤其殖民国家的扩张,造成亚非拉的贫穷和落后。比如三角贸易,几百年来,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青壮劳动力,这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甚至是漠视。所以,今天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国民的生命健康权。九年级下册讲的世界现代史,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动中,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其实就是如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智慧。”所以,这种智慧就是不断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安全生存、快乐的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充实。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适时的讲授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著名的人物的经历,使他们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点燃他们求知的火种,为学生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和合作探究,从体验认知的快乐中感受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的精神力量。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要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启迪他们的精神生命,使学生的生命充满智慧和激情,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扩展和提升已有的课程资源,提高历史课堂的生命教育魅力
上一篇
小学生如何自学初中教程
下一篇
怎样形成优良的学风,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