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人员绩效考核:车间人员、 车间主任、 班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8:52:51
车间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为加强生产车间人员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激励工作积极性,公司特制定本制度。考核遵循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科学合理,简明规范、易操作。本制度适用于车间人员,包括车间主任、计划调度员、设备管理员、维修员、工艺技术员、生产安全员。
考核周期分为定期考核(年度,次年1月15日前完成)和不定期考核,每年不少于3次。考核指标设计包含工作业绩、态度、能力,权重比例为70%、15%、15%。考核程序包括定期考核启动、指标权重确定、人员评价、统计公布等步骤。不定期考核结果作为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车间主任、设备管理员、安全监察员、技术员、维修工的考核指标分别设计,工作态度和能力考核占比30%,工作业绩考核占比70%。考核结果分为4等级,优秀、一般、合格、不合格,优秀比例不高于10%,一般不低于60%,不合格控制在5%左右。考核结果应用影响奖金发放、晋升、培训等。
车间主任绩效考核方案以提升绩效、奖金发放、人员调整为目。考核周期每半年一次,指标体系涵盖生产产值、质量、安全等,考核由直接上级进行,结果需生产总监审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晋升、调转培训的参考。
班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包括班组长、统计员、操作工等。考核内容为个人完成情况、团队协作、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考核指标根据岗位特点设计,班组长考核强调生产任务和团队管理,操作工考核综合工作业绩、态度和能力。
考核周期为季度和年度,季度考核后10日内完成,年度考核后10日内完成。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向人力资源部申诉。考核结果应用于奖金发放、培训等,季度奖金根据考核得分计算,年度奖金根据公司状况和考核得分发放。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的操作工需参加岗位技能培训。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与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鼓励转发,禁止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