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捕捞业产生和发展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0:25:27
人类最早获取食物的手段之一就是捕获天然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这项活动虽然在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产生后仍然重要。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捕捞作业范围从沿岸向外海或深水扩展,规模也逐渐扩大。19世纪末,渔船开始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机,20世纪初,渔船动力机转为柴油机,这带来了捕捞业的重大变革。二战后,海洋捕捞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1960年全球渔获量达到3394万吨。60年代后,渔船大型化,助渔导航仪表、渔具、渔法、渔获物保鲜和加工等方面日益完善,捕捞活动迅速向深海、远洋发展。1981年全球海洋渔获量达到6682万吨,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动物性蛋白质。
然而,一些海域因过度捕捞,损害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导致资源衰退。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许多国家根据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特征,采用数学模型、电子计算机技术评估资源量,确定许可渔获量。采取措施包括规定禁渔区、禁渔期,限制捕捞力量、品种和规格等,以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比之下,淡水捕捞的发展受到国家地域和水域面积的限制,发展速度慢于海洋捕捞。尽管面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挑战,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捕捞活动仍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扩展资料
水产捕捞业是使用捕捞工具捕获经济水生动物的生产活动,是水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表面积约 2/3的海洋历来是捕捞的主要场所,世界海洋捕捞产量一般占总渔获量的90%左右,内陆水域捕捞量占10%左右。海洋捕捞可分为沿岸、近海和远洋(包括外海)作业。沿岸、近海水域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单位渔获量较高;远洋捕捞离基地远,捕捞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资源密度较小,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世界各国的捕捞量主要来自沿岸和近海。
下一篇
催付技巧话术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