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43:15
实验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它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受到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思想误导,实验一直得不到重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难发现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实验,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察方式。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通过鼓励学生亲自设计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创新的实验体会,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此,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目前高等教育对新的人才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当前首先要转变的是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到目前为止,我们至少需要转变三个观念。
第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在上实验课时,普遍存在老师“说”的太多的现象,从一开始的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是由老师一步一步细致的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所说的,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实验。但是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会使得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的能力没有办法得到充分锻炼。出现这种问题,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把教师由实验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在做某一个实验之前,先把实验需要的书发给学生预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过程,然后老师对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对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讲述以后,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实验[1]。这样可以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第二、转变学生的实验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体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过程。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趣味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把实验和生活相联系起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又安全又新奇又简单的实验来做,比如说“魔棒点灯”、“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等等。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大开眼见,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从而激起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当前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我们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老师填鸭式的教授法转化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学会通过现象抓住本质。让学生把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试着去解释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从实验课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一点一点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所说所讲,往下学习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我们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要让老师一步一步的去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那么我们如何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呢?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性,训练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做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自己冷静的思考,查阅相关的资料,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一番探索以后,学生仍然没有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给与一定的帮助。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难得可贵的,我们一定要鼓励和支持。
三、能力培养
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我们要想培养学生能力,就要上好实验课。那么如何上好一节实验课呢?我们可以在实验课之前,先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设计实验,加强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预习报告的检查来对他们的方案进行把关。方案过关以后才可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应该给与适当的提醒,而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所在,更加不能够代他排除,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老师不能够轻易地进行否定,应该引导学生冷静的进行钻研,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和方式进行思考,查阅相关的资料,一起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这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除此以外,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及时的组织学生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启发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文主要通过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实验的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通过鼓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创新的实验体会,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