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孟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孟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要从养心、养气、养性三方面方面下功夫。

养心: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寡欲。孟子深知,欲望太多的人,会迷失本心,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但在减少欲望这个问题上,孟子并没有继承老子的学说,提倡“禁欲”。在这点上,孟子的关于养心的观点是更为客观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人是个感情丰富的动物,那做到完全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也只能是减少欲望。

追求美好的事物本无过错,但无限放大欲望,让欲望左右生活,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自己陷入物欲的泥潭。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就是告诉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要时时打扫心灵的灰尘,才是保障自己活得轻松自在的前提。

养气:孟子认为要完善自身,就要“善养浩然之气”,这里的气并不是医学生理范畴的“精气”、“血气”或“元气”,而是指的一种人文精神范畴的正气、骨气。但孟子也说了,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就是说养气要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我们学习立业、修身养德,方方面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关键在于气的培养。孟子说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主张的是性善论,这说明我们身上的气是与身俱来的,如果你只是听之任之不去管他,那将导致精神的一片荒芜,但万事都有规律,如果你一厢情愿急急如律令,那也会为那个“芒芒然归”的宋人。

养性: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孟子告诉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所谓涵养本性,也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都需要养成反躬自省的习性。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不断完善自身也是大有益处的,无论问题出不出在你,只要你不停地在自身上找问题,那一定会找到问题,找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当你一个一个地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你也会一天比一天变得有修养。当你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灵,你精神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你生命的维度也会越来越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