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到乐教勤业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1:51:57
教师这一职业,是对学生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自己所教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我市教育系统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入开展“以心换心”活动,坚持不懈搞好师德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们需要不断自我提升。
乐教勤业是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对学生的爱是师德内在化的表现,它外在的具体表现就是——乐教勤业。乐教勤业不仅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从中体会到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并在这种乐趣的推动鼓舞下勤于职守,兢兢业业。
乐教勤业并非空谈,它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要求学生不说谎,自己首先要坦诚。这些看似小事,却能在细微之处展现出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
热爱学生与乐教勤业相辅相成。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热爱,才能真正做到乐教勤业;只有做到乐教勤业,才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否则,这爱只是一句空话,毫无实际价值。
尊重家长是师德的另一重要表现。教师需要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准工作的重点,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之外,与家长处于同等地位,没有任何权力指责训斥家长。
学生的家庭情况各异,师德高尚的教师应坚持不媚上、不傲下,与家长平等对话,从孩子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对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算得上师德高尚者。
当前,我们学校提出的“三好”,正是对师德修养与师德践行的高度概括。读好书,是师德修养提高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师德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高。只有坚持读书,才能不断更新观念,了解适应社会变化,准确把握学生心态。同时,只有坚持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师智、师能。
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通过读书不断提高师能、师智,才是乐教勤业应有的表现。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践行“三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努力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