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危机公关如何处理 危机公关5s原则是什么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意外性

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

2、聚焦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大火借了东风一样。

3、破坏性

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4、紧迫性

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

危机公关处理方式

1、认真了解事件经过,率先承认问题;同时与当事媒体进行积极的沟通,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诚恳道歉;并及时告知事情的进展情况,以给公众和投资人公开的说明,从而引导公众舆论,确保事件的公开透明。

2、对内部,及时通报信息,稳定员工的心态,减少内部猜测,形成一致对外的声音。

3、如果可以经得住舆论与权威部门的检验,那么不妨邀请当地主管部门、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监督,从而给予舆论和公众有力的佐证,这才是最有效的公关手段。

4、要真正彻底的消除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危机的症结,对症下药谋求治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治标阶段,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新一轮的危机。

危机公关5s原则是什么

1、承担责任原则

这是指危机事件发生后,作为组织不能推卸责任或拒不承担责任甚至拒不承认有责任。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必须勇于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否则组织的信誉就会受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动摇组织的根基,使组织从此一蹶不振。作为组织,一旦遭遇公关危机事件,就应该坦然面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切忌遮遮掩掩、闪烁其辞,这样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如能坦然面对,把事实说清楚,相信公众是会理解的。

2、真诚沟通原则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与公众的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组织与外部公众的沟通更为紧迫。此时的沟通必须以真诚为前提,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同公众、同媒体沟通,是无法平息舆论压力的。俗话说,“真心换真心”、“将心比心”,组织若能把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诚地与公众沟通,相信公众是通情达理的。组织与媒体的沟通同样重要,公众之中信息传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作为媒体,有着高科技的传播手段,瞬间即可把信息传遍四面八方;媒体是舆论引导者,大众媒体的一端连着大众,所以绝不可忽视与媒体的真诚沟通。作为组织,应主动向媒体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通过媒体引导舆论;处理危机事件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及时让媒体了解。沟通的形式很多,可以发通告、印制宣传品;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信息;还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恳谈会。必要时,个别访问、谈心、调查等方法都可采用。要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规模及影响范围和后果等情况,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真诚的态度是沟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3、速度第一原则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组织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及时、准确地把危机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和媒体,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若迟迟不作反应,组织形象会因为一次危机事件而元气大伤,若想再恢复到原有状态,则需付出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其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所以危机事件一旦出现,便应火速出击,及时稳定人心,为后面的工作开创有利局面。

4、系统运行原则

在处理整个危机事件的过程中,组织者要按照应对计划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处理危机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环环相扣,若要把危机事件处理得圆满,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其他环节。所以,一定要坚持系统运行原则,不能顾此失彼,才能保证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

5、权威证实原则

作为组织,尤其是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产品质量的好坏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要靠广大消费者,即社会公众在使用之后做出评价。当然,企业如果想达到创名牌的目的,那就更需要拿出权威部门的质量鉴定。这是企业信誉的保证,企业应尽力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或权威机构、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而不要自己去徒劳地自吹自擂,在这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无法取得消费者信赖的,必须用“权威”说法,用“权威”来证明自己,别无捷径可走。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