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的语言,教师要怎样做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3:58:07
3到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积极创造一个鼓励幼儿表达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早晨来园时,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家中的趣事,通过蹲下来认真倾听,让孩子们感受到被重视。还可以在晨谈时间组织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如国庆假期的游玩经历。对于讲述得好的幼儿,教师可以用鼓励、小贴纸或奖大拇指的形式激发他们的讲述欲望,同时鼓励胆小、内向的孩子,哪怕他们只是微笑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
教师需要给孩子创造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敢于表达,不怕说错。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微笑和肢体动作消除他们的恐惧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和老师是朋友,逐步消除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大胆表现的欲望。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家长应在家中树立榜样,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使用普通话。在双休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方,利用周围的事物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勇于交谈。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小熊请客》和《我长大以后》等,通过学习和复述故事中的对话,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应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给予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关注语言障碍的幼儿,从发音开始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教师应注重创造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如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和文字活动等。这些活动只有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语言教育充满生命和活力。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场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在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应更新教育观念,及时鼓励,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成为能适应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
企业治理的核心问题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