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6:21:52
民族音乐学作为音乐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西方,大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将非艺术创作的音乐现象,尤其是非西方主流音乐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中心视角逐渐被学术界摒弃,民族音乐学的内涵也随之变化,更加侧重于民间音乐的研究。
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艺术创作类音乐上。由于在学科建立初期,我们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特别强调或者不敢强调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直到1976年后,各学科逐步恢复正常,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提法逐渐淡化,更多学校开始使用“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来界定这类研究。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术研究具备了强烈的交流使命感。因此,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学有了更多的交流活动。这些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理解,也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开始注重跨文化视角,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共性和差异。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中国学者得以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也将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音乐文化的传播。
这种跨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还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通过与世界各地学者的合作,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家们可以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推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下一篇
教师结对帮扶协议书模板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