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论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0:40:38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因此,他们理应对社会公德的宣传与维护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的公共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成为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社会公德要求的基础文明行为,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这将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大学生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行为。
其次,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们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大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或者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他们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此外,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确立,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朋友:心诚则灵!
上一篇
谈谈文学的审美性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