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自然失业率如何影响当期失业率:失业回滞的传导机制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滞胀结束后,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并未如预期般迅速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对弗里德曼自然率假说的质疑。自然率假说认为,长期来看,失业率应稳定在自然失业率这一固定水平。然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如费尔普斯从失业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解释了失业率的持续上升,提出了失业回滞的概念。他们认为失业率的上升会导致总需求下降,反过来又加剧失业,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即自然失业率会受前期失业率影响而变化。

用简单模型表示,失业回滞理论的核心可以表述为:

πt = απt-1 + β( Ut - Ut* )

Ut* = ηUt-1 + γZt

其中,π代表通货膨胀率,U代表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η的值决定回滞的强度:η=1代表充分回滞,即失业率会持续波动;0η1则表示弱回滞,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

经济学家们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失业回滞的存在,例如Blanchard Summers(1986)的单位根检验显示法国、德国、英国存在失业回滞,而在美国则表现为稳定的失业率。Leon-ledesma(2000)的IPS法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欧洲国家的失业率高于美国。费尔普斯提出的工会制度、边干边学机制,以及部门转换、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以及Layard和Nickell的外部人无效理论等,都对失业回滞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总之,自然率假说在解释失业率滞胀现象时遇到了挑战,而失业回滞理论通过揭示失业与总需求、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在解释实际失业率变化上的有效性。

扩展资料

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