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激发班子战斗力

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取决于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要把班子中每个人的优势开发出来,工作热情调协起来形成一个成熟的、有生命力的领导班子,我认为校长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尊重班子成员的权利 学校班子分工明确后,校长就应该放手让班子成员在他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多支持,多鼓励,多肯定。校长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到“放手”而不“撒手”,属于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一定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行使职权,不乱加干涉,使其从内心感到自己的位子是实的,权力是真的,责任是重的。在工作中校长要当“班长”,不当“家长”;善于“总揽”,不搞“独揽”。在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同志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允许和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决不可自以为是,个人说了算,盲目拍板,切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事集体议,小事通通气”。不能嫉贤妒能,不要怕别人高于自己而搞“武大郎开店”。“能宽容别人的缺点是气度,能容忍别人的优点是风度。”特别是对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的人才,要宽宏大度。校长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尊重每位成员的权利,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机会。

二是达成班子成员对工作的共识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班子成员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决定着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长要争取班子中大多数人的支持,尤其是举办重大活动,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决策,或者是在处理那些看来虽小但影响较大的人和事时,要尽可能让班子成员乃至全体教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酝酿工作计划时,要认清大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树立奋斗目标,明确工作方向,正确处理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的关系;布置任务时,要讲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开展工作时,要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班子成员要摆正各自位置,练好“三互”功,唱好“通气”戏,即相互尊重,预先通气;相互理解,主动通气;相互支持,及时通气。只有意向统一了,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是形成班子成员互动的思维方式 人们往往因为习惯于顺向思维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只要调节一下思维的方向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强调灵活的多向思维,既要求同也要求异,既要顺向也要逆向,既要归纳也要演绎。我们特别强调班子成员要运用互动思维的方式来思考并做好工作。我们提出并实践了“在研究状态中工作,在工作状态中研究”的要求,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需要很好地研究,以实现工作与研究的互动。我们将能否自觉有效地反思,看作是衡量班子成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创新看作是检验反思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实现反思与创新的互动。我们努力使学校日常的各项工作成为班子成员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班子成员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日常工作的不断优化,以实现工作与育人的互动。我们要求班子成员不断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提升人生感悟,不断完善自身素养。用班子成员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吸取养料,以实现班子成员与全体教师素质提高的互动。这种互动思维使我们每个班子成员不仅注重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学会了利用事物关系和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方法。这对提高班子战斗力具有深层次的、长远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高班子成员活动的动机和立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动机,都要有较高的立意,学校教育也是这样。墨守成规,习惯在原有的层次上简单重复,这是管理的大忌。每一项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立意,决定着这项教育活动的高度和所期望效果的达成度。动机不同,立意高度不同,在进行某项教育活动时的感觉也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校出台每一项制度,体现在价值取向上,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强调突破与创新,在于看到老师点滴的发展与成绩;体现在制度内容上,更多的是“加分”,是引导和激励,是让学校的部门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及每一位教师分担管理职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管理活动,力求权责相称。学校开展每一项工作,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要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与人的成长发展需要形影相随。

五是让班子成员处于学校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当中 人的潜能的发挥需要不断有外力的刺激。让学校不断处于发展之中是激发班子成员潜力的最好催化剂。一个任务完成了,另一个任务又来了;一个目标达成了,另一个目标又生成了,这样,班子成员也将随着学校始终处于一个此起彼伏波浪式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正如人走路,一个人两脚站立,固然平稳但不前进,只有当一只脚向前跨,暂时失去平衡的时候,另一只脚才会向前跨出去以保持平衡,人才能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要时常制造些不平衡,让班子成员在不断出现的不平衡中去求得新的平衡,这就是发展,就是前进。这种不平衡,主要是指适时而又恰当地提出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校长要比其他人站得更高一点,想得更深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