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灌溉灌溉方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15 13:43:34
无坝引水枢纽是一种无需建坝抬高水位的引水方式,其特点是由进水闸、冲沙闸和导流堤组成。进水闸用于控制进入干渠的流量,防止底沙进入。冲沙闸通过泄水形成人工环流,固定河道主流方向,同时在洪水期间宣泄多余水量。导流堤引导水流顺畅地引入进水闸,洪水期间部分水量从导流堤上溢流。进水闸和冲沙闸的布置方式有两种:正面排沙,侧面引水;正面引水,侧面排沙。无坝引水一般只修一个取水口,适合河流水源丰富,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河流下游或平原地区。中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就是无坝引水灌溉工程的范例。都江堰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等工程组成,通过鱼嘴能以四六比例自然进行分水,灌溉季节内江分水六成,外江分水四成;洪水时期,则内四外六,保证了灌区灌溉和分洪的要求。百丈堤、飞沙堰、宝瓶口等工程设施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工作,发挥了分水泄洪、引水防沙的良好效果。
相比之下,有坝引水枢纽在河流水源丰富但水位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需在河道上修建壅水建筑物,如坝或水闸,抬高水位,以便引水自流灌溉。有坝引水枢纽主要由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进水闸用于引水灌溉,其平面布置形式与无坝引水相同。冲沙闸用于多沙河流低坝引水枢纽中,其过水能力应大于进水闸,底板高程应低于进水闸,以保证良好的冲沙效果。防洪堤用于减少拦河坝上游的淹没损失,在洪水期保护上游城镇及交通安全。有坝引水工程距灌区较近,干渠较短,能有效控制河道水位,增加引水可靠性。例如,公元前422年由西门豹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磁县和临漳县一带)领导修建的漳水十二渠,就是有坝引水灌溉的工程。目前中国较大的有坝引水灌区有湖南省的韶山灌区、河南省的南湾灌区、陕西省的宝鸡峡引渭灌区、泾惠渠灌区、洛惠渠灌区等。
扩展资料
从水源自流取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设施。根据河流水量、水位和灌区高程的不同,可分为无坝引水和有坝引水两类。引水枢纽的规划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应河流水位涨落变化,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进入渠道的灌溉水含沙量少;引水枢纽的建筑物结构简单,干渠引水段较短,造价低且便于施工和管理;所在位置地质条件良好,河岸坚固,河床和主流稳定,土质密实均匀,承载力强。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