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展心理学:言语发展理论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4:49:04
言发生发展内在机制
语言习得论
强化说
代表人物
巴普洛夫、斯金纳
观点
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评价
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
模仿说
代表人物
奥尔波特、班杜拉、怀特赫斯
观点
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
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怀特赫斯特提出“选择性模仿”
四类型言语模仿
即时的、完全的临摹
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
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因素)
选择性模仿
先天获得论
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观点
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
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一转化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
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
评价
有许多合理之处,但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很难得到证实
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
自然成熟说
代表人物
勒纳伯格
观点
言语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
语言获得存在关键期
认知学说
代表人物
皮亚杰
观点
①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②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③语言由逻辑所构成
相互作用论
观点
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
语言表达能力来自交流的经验
总结
言语发生的过程,应看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过程
系统发生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作用
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
上一篇
关于语言起源的理论有哪些
下一篇
联盟学校考试是什么意思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