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权益法的核算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心在于,投资方需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调整其账面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权益法核算下,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等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理解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区别,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仅按初始成本计量,除非收到现金股利或计提减值,否则不做调整。权益法则不同,投资方需根据被投资单位的盈利变化,调整自己账面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反映实际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需依据取得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权益法下,投资成本可能需要调整,但并未明确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所有情况均按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例如,以固定资产投资时,投资方将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卖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这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有相似之处。但权益法下,个别报表中初始投资成本可能有所调整,而企业合并则可能形成商誉。

投资单位需要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变动进行调整,以确认应享有的份额。这种调整需考虑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期间差异、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权益法下,投资单位享有的是被投资单位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因此,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变动会直接影响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调整。

综上所述,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更为动态,强调投资方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同步性,确保投资收益反映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价值变动的实际参与。通过细致的会计处理,确保投资单位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价值变动保持一致,体现了权益法的核心理念。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