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锅盔亳州锅盔

在历史文化深厚的亳州,有一种传统美食叫做锅盔,又名壮馍,起源于外婆为外孙贺弥月而赠送的礼物,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特色方便食品。它的外形独特,直径约一尺,厚度约为一寸,重达五斤,因其形似古代盔甲,故得名锅盔。一块巴掌大小的锅盔能抵得过两个大馒头,这是因为它的饱腹能力极强。制作时,面团经过反复揉捏,形成直径一尺到二尺的厚饼,表面撒上芝麻,经过文火慢烤,外皮酥脆,内里柔软,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一些技艺精湛的师傅还能在锅盔上雕刻出美观的图案。

制作锅盔的关键在于耐心地揉面,确保面团充分发酵。虽然看起来硬挺,但口感却十分有韧性。很多人以为它是用未发酵的面团做的,实际上在和面时需要加入发酵过的面团,否则口感会如同石块般坚硬。锅盔本身是清淡的,没有添加油脂和调料,特别适合酒后食用,能带来清爽的滋味。

在四川,锅盔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军屯锅魁,据说源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时期,是军中干粮的演变。四川的锅魁以其香酥脆嫩,独具风格而著名。

而在甘肃陇南的西和县,锅盔馍馍更是当地的一道特色。传说中,锅盔的诞生与秦始皇征战和诸葛亮的智谋有关。西和的锅盔馍馍如今已改进,形状如银盘,直径大,厚实,经过吊炉的均匀加热,口感酥软,色泽诱人。制作时讲究火候和翻转,使得每一口都有丰富的层次感。

所用的面粉精选小麦精粉,富含蛋白质,香气诱人。西和的锅盔馍馍不仅能长时间保存,还因其美味和实用性,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成为一道美食佳肴,深受人们喜爱。

扩展资料

锅盔(英文:guokwei),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凤翔县锅盔。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