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中山公园的简介是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3:03:52
清远旧中山公园位于今之城市广场西侧,西至北门街,南至先锋中路,北至府后街,面积约一百五十多亩。此地原是清政府指挥卫衙门,1925年改建。旧址原有18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五棵、白玉兰两棵、仁面树一棵、鹰爪兰一棵,还有不少乔木及广榔等,这些都是清朝的遗物。所以公园一建成就呈现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的景色,加上新建的亭台楼阁,更加掩映生辉。
公园正门朝先锋街,向南有三个圆拱形的门,犹如一座高大的牌坊。正门上刻有“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大门背面有一副楹联:“清景宜人,恰当茅巷斜阳天湖拥月;远山如画,最好松岗听雨笔架看云。”这副对联是鹤顶格嵌上“清远”二字,内容函盖清远四景:茅巷斜阳、天湖拥月、松岗听雨及笔架看云。
园内正中,巍然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底座有碑刻《总理遗嘱》。两侧栽种着两株塔柏,塑像后是个种满奇花异卉的花坛。其中有假山、鱼池,喷泉飞溅,数十尾金鱼嬉水,饶有雅趣。西侧是中山纪念堂。这里原是关岳庙,经1931年改建而成为当时算得上的宏伟建筑。正门有一块扁额,刻有孙文手笔“天下为公”;上端是“浩气长存”的横匾。首层是会场,二楼是国民党县党部办公处。
紧贴中山纪念堂东侧建有一座“民乐亭”。中央一座六角亭,名曰:“陶陶亭”,兴建于1926年。正后方有杨圣源撰写的楹联:“悠然见郭外青山,有摩诘诗心云林画意;珍重抚庭前绿树,忆河阳花满南国堂阴。”“蹑屐重来,浅草平添朝雨绿;凭栏一笑,好花多向夕阳红。”陶陶亭后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有几块嶙峋突兀的岩石点缀其间。其中有一块黄腊石,石上纹理酷似蟹形。传说清远洪水上涨时,“蟹”就向上爬,洪水退去又爬回原处。
公园最北面有一座“景弦楼”,是由县城商人捐资于1928年兴建。中立《景弦楼记》:“中华民国纪元越有七载秋九月,附城商众醵资筑楼于清远中山公园内,定名《景弦楼》……”陈斗初为此撰写一楹联:“景星数出国有道,弦月一湾人倚楼。”“景弦楼”是两层建筑,楼上是图书馆,陈列着书籍报章供游人阅读;楼下摆放木椅,供游人憩息。门前有口小池,池上有座桥,池中栽种着清香四溢的荷花。
解放后,人民政府倍感旧中山公园狭窄,远远不能适应市民休闲活动需要,便于1958年迁往东门塘南岸的猪屎岗及黎园、谭园、福昌围等一带地段扩大园址。经过多年的经营,新中山公园园林景色更倩,并增加动物园、儿童游乐场及活动广场与之配套,成为市民、游人锻炼、娱乐及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每日晨光夕照,男女老幼到此进行各项有益活动,整个公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旧中山公园遗址则用来扩建为清远县政府所在地,建市后改为清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