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用作谓语时,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比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齐威王欲将孙膑”,这里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句中活用为动词谓语,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孙膑当将军”。这即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意为“使我为王”。再如,《史记·晋世家》中的“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意为“使异姓立国”。这些例子都表现了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如《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中的“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刘豫”是人名,意为“使我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左传·定公十年》中的“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吴王”用作使动,意为“使成为吴王”。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战国策·楚策四》中的“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意为“使鸟落下”;《史记·苏秦列传》中的“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意为“使苏子到东边去”。这些例子都展示了方位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刘向新序·节大》中的“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臣”后省“之”,“友”后也省“之”。这意为“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这种省略的使用,更增添了古文的简洁性和丰富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