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评五年级通分中求最小公倍数的课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不再要求学生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而是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在四下已经了解了倍数的含义以及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本课例题1延用之前的教学方式,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更形象地理解公倍数的含义。例题2解决“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这一问题,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6和9的公倍数。要求学生掌握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和正确填写集合图。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以及分数四则计算打下的基础。

评课: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理解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例2 是安排学生找2和3的公倍数和其中的最小公倍数。

包老师在教学时,以有趣的游戏进行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解决例2的时候,试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小组合作,来解决例2。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包老师的设计有小组活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找2和3的公倍数,感悟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揭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好,也体现了现在的生本理念。

但是,我们觉得小组展示的环节有些不妥。由于教室黑板上的面积有限,学生拿着图形摆一摆的时候,似乎没有起到引出公倍数的目的,并且还占用了很多时间。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包老师可以把例2中的第一问: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作为让学生小组成员课下完成的前置作业。上课小组交流的时候,让小组长把同学们思考的边长都说出来,相信会有不同的答案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