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社会认知论概述

社会认知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起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K.考夫卡、W.克勒和M.魏特海默等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局部过程都决定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因此理解整体的全部性质需要“自上而下”地分析从整体结构到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

30至40年代,K.莱温开辟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新领域,他侧重于意志和需要的研究,创立了拓扑心理学,并提出B=□(P,E)的行为公式,强调行为随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代的F.海德、M.谢里夫、S.E.阿施、T.M.纽科姆等人在认知平衡、社会规范形成、印象形成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社会认知这一理论取向。

从50年代后期开始,L.费斯廷格、H.H.凯利等人对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建立了认知不协调、社会比较、归因等理论,这些理论更加深入地揭示了社会认知过程,为理解和解释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