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康德尔的比较教育学目的论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19:17
简述康德尔的比较教育学目的论
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目的包括“报道描述”的目的、“历史功能”的目的、“借鉴改善”的目的。
1、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办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
2、秉承萨特勒萨德勒“校外的影响比校内的更重要”的历史主义观点,继承和完善了他的因素分析法,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族性”和“力量”与“因素”等重要概念。
3、康德尔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强调分析民族性和民族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民族性是决定教育制度及其特性的一个基本因素。
4、教育本身就是在民族成员中传播和灌输民族主义的一种社会文化机制。康德尔也反对片面强调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危险性。
比较教育的认识性功能:
1、比较教育有很强的认识性功能,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排除陈规陋习提高现代教育思想意识的作用。
2、首先,比较教育的跨学科、跨国家的研究框架,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全方位审视教育的视野,对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有重要作用。
3、其次,比较教育的多元研究特点,能激发世界教育的多种观点碰撞冲击,有利于打破本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壁垒,冲破特定民族文化的封闭屏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4、再次,比较教育提供大量信息和国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经验,将有助于提高本国国民的教育认识水平,认识教育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功能,形成国民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