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秧歌和胶州秧歌的区别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3:45:15
胶州秧歌源自于胶州市的马店东小屯和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齐名,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并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清朝初期,马姓和赵姓两人由外地逃荒来到胶州东小屯定居,以售卖自制土烟为生。之后,两人前往东北闯荡,途中以卖唱乞讨为生,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基础的舞蹈模式。他们返家后,经过世代相传,于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一民间艺术。胶州秧歌演出之初,先进行跑大场并展示翻扑技巧,随后则上演农村小戏,其中领头的“膏药客”在唱秧歌的同时,吸收了外来形式,发展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包括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在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持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上一篇
煎药器具煎药器具
下一篇
幼儿园国学课程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