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需要报送的反假币敏感信息时间要求有几种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42:05
金融机构在报送反假币相关信息时,需遵循两种时间要求。首先,针对普通信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进行上报。这类信息通常包括收缴鉴定、冠字号码查询、宣传培训、机具管理、工作交流等内容。其次,对于敏感信息,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按照固定格式报告,并且在事件发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送。敏感信息涉及以下情况:一次性发现假币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枚)以上;对社会公众付出假币或发生假币流失事件;媒体报道涉及本单位的假币信息等。
反假货币工作信息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与日常反假货币活动息息相关。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反假货币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职责、程序和制度,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金融机构应定期进行反假货币业务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并对本机构及下属机构的反假货币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上一篇
有哪些劳动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