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请完成一篇本年段学科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一、提高年级段学科教学质量是备课组的工作重心

备课组如何开展工作,活动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备课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我没有这方面的大理论,但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认为,质量是生命,备课组活动必须以本年级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提高本年级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交流备课组各成员的教学经验、发挥各自教学优势为合作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现借这次机会,来谈谈我们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怎样围绕教学重点,采取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分析教材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

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因此,一开学我们备课组就从以下几方面就着手研究教材。

1、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是正规学习生涯的起始年级,虽然在学前接触过数学,大多数学生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我曾经碰到一个家长在学前让孩子做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非常苦恼,说这些题目在一星期前已经做得很熟练,现在怎么又忘了,而且已经反复好多次了,并不断责怪孩子记性差,不聪明。其实他是简单的在识记题目,对各数字的含义没有真正认识,所以才会遗忘。因此,一年级学生的数概念是模糊的,对加减运算的含义更是不清楚,而且,刚入学孩子的学习层次也是大有差别的。我们必须把每个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一切从零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数养。

2、教学重点分析:

这一册内容很多,既有数的认识又有相应的计算,还有分类、认识图形、认识钟面等数学知识。我们把1-20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计算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定为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和下学期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乘除运算中都有加减运算,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乘除法的错误多数错在中间的加减运算。)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

二、研讨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

针对以 上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备课组三位成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决定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1、 在操作中建立数概念

数概念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必须从现实的周围世界中抽象出数,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来认识数。如何操作,用什么操作材料方便简洁。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在第一周就布置任务,每位学生带一盒去掉火药的火柴棒,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和J、Q、K)。我们选火柴棒是因为它是长方体的,在桌上不易滚动,而且短而小所占面积少,便于操作,再次有火柴盒,便于保管。通过操作火柴棒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数数,自主地探索数的组成,清晰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要求学生每堂数学课前必须准备好。扑克牌在数的组成练习中也可以作为操作素材发挥很大的作用。

2、在游戏中轻松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10以内的加减法是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必将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新教材的计算练习并没有像老教材那样有许多的练习课,上过新教材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教材的计算教学不扎实,学生计算的速度不快,正确率不高。如果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口读卡,枯燥、乏味,效果不明显,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备课组想办法用游戏的方法去吸引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眼球。

1、甩拳游戏:10以内的加减法的依据是10以内各数的组成,只要学生对各数的组成熟练掌握了,计算也就不成问题,尤其是10的组成更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我们备课组特重视数的组成教学,用甩拳游戏的方法作为常规内容巩固数的组成。

操作方法:学生在操作火柴棒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在巩固熟练阶段用甩拳游戏。例8的组成:师(配合手指):我出5;生 (配合手指):我出3。根据学生的配合情况不断地变换节凑和速度。

游戏作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眼、耳、手、口、脑等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专心听的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回家与家长一起玩,配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处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数的组成。

2、扑克牌游戏

操作方法:准备1-10共40张扑克牌,打散后两人平分,双方各出一张,算出两张的和或差,快者赢得两张牌,可以在课间学生之间玩,或回家与家长一起玩。

游戏作用: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以上两种游戏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一年级计算教学效率低的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化时少的前提下,无论在学生的计算速度方面,还是计算正确率方面都较以前我们教过的学生要好。

三、 不断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

我们备课组成员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或课间或午间等定期不定期地随时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遇到的教学难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共同商讨教学的对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刚开始,问题解决的题目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图,并能规范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能规范流利说的总是那么几个胆子大的优秀生。个别学生即使在课堂上给他机会说,他也不敢说,怕说不好。另外,由于在看图列式题中,许多题目的答案学生是能数出来的,学生把条件和问题混起来,给解决问题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后,我们发现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我们调整了相应的教学方法。第一、家庭作业布置学生说图意家长写题意再列式计算的问题解决专项练习,通过家长一对一的帮助,让孩子敢说、想说、会说,培养自信心。我们也考虑到有些家长可能不会辅导孩子怎样说好图意,因此,我们就在练习纸上举好不同类的各种例子便于家长仿照。第二、我们在教学中,对如何加强审题训练进行了研讨,交流各自的得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由于教学方法调整及时,措施有效,现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较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