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估算能力的论文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3:38:34
合理评价,培养意识——“我会估”
由于学生选择估算策略的差异,必然也导致学生对同一问题估算出来的结果的不一致。对此,教师是否能够以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呢?显然是否定的。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估算过程,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出不同的评价,既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又体现评价的层次性。
1、鼓励估算方法的多样,引领学生交流优化
由于每个学生独特的生理遗传、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对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的不同,估算时必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释估算的过程。交流时,有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有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又能得到新的估算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使学生认识到另外视角的观点和策略,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在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势必会出现另一番令人惊喜的景象:学生因相互间的启发而带来更多更新的策略与方法的有效生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一次去了解、经历或体验估算的内容、意义和方法,使之逐步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
因此在估算的评价中我们切忌用“这个估法好” 一语定乾坤,垄断学生的思维,阻止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数感的培养。我们还可以尝试这样说:“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可以这样想?”久而久之,估算会成为学生们自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
2、允许估算结果的多样,引领学生体会合理
精确计算的结果是唯一的,而估算往往把算式中的数据看成近似数来估算,由于对数据的处理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估算结果。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计算教学答案唯一的框框,不必也不能把估算结果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答案,更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值作为衡量、评价估算正确与否的依据,重要的是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
估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估算,另一类是脱离实际问题的情境,纯算式的进行估算。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方为正确;脱离实际问题情境,属于纯算式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区间内,就算正确。但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实际,给予针对性的评价。笔者也认为这样评价估算结果才能有助于新课程标准中估算目标的达成。
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门票和车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问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列式为104×49。估算方法一:49≈50,
上一篇
县如何深化改革
下一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