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调动兴趣,乐于倾听

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诱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事实上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上的课。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

其次是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想法使相对枯燥的教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将一道题目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自己动手做一些模具,课前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更有利于创设逼真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倾听。

2.细化训练,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需要我们细化训练,使其学会倾听。小学生通常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而且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要学会倾听,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在听课过程中,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问到底,勇敢表述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