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3:35:44
活动课对大班制学生很难控制局面,但活动课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课堂组织教学,二更要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失。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一) 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在活动课教学中,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与传统观念中对活动的认识有本质上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虽然也引入活动,但活动只是作为一种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手段或中介而存在的,而忽视活动本身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语言学习就是为了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活动课,就是要通过教学中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使小学生能通过使用英语,进行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二) 活动是真实和有意义的
真实和有意义是特别针对以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虚假热闹的游戏和枯燥乏味的练习而言的。真实和有意义的含义是指活动的情境是正在发生或能够发生的,活动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指向,活动的形式符合英语文化的角色期待。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可见真实和有意义应该是英语教学活动课最显著的特征。
三、活动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 活动型教学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活动型教学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以真实有意义的活动参与代替表演性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活动中的使用习得代替机械的练习和记忆,把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充分挖掘小学生的语言潜能,促进小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充分发展。
(二) 活动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小学英语课活动型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使学习和活动实现完美有机的结合,教学在活动中得以完成,通过活动情境的设计,以“动”促说,以“动”促用,把英语从学生嘴里“逼”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共同营造具有充分英语文化环境的空间。
在教室的布置上,突出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教室内的所有物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教室后面的墙报和评比栏的标题以及贴在墙上的课程表和课程都用大号的英文书写,而中文则在后面用小字号标出,等等。
师生间的交往要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如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平时以英文名相称呼;老师也有英文名字,师生间在交往时,互叫英文名或叫先生/女士等。总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学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英语,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并在不自觉中学会使用英语。
2.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
(1)把教材内容设计编排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每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在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请求帮助时,让学生做一件确实需要请求别人帮助才能完成的工作,让他尝试学会用英语表达。因为流利的语言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才趋于流利的,只有当学习者想说,他才会去说。
(2)让教学活动的内容范围向课堂和书本外延伸。由于学生操练和使用英语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因此这个活动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比如,教师在教学Go Shopping时,让学生进行实地买卖;在教学A Telephone时,让学生亲自打电话等,尽可能多地创造接近真实的英语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各种视听资料(英语电影、电视剧、广播等)、大量阅读简单的课外英语读物,加大学生的信息输入量,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和语言环境。
(3)活动的形式符合英语文化的角色期待。以往有些英语课堂上的活动是中国式的活动和交际,不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甚至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相冲突,比如,学生对老师问候语是“Good morning teacher.”,学生之间也常常相互问“How old are you?”。因此活动课中的活动要符合英语的文化规范,教师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枯燥地单纯操练英语,而是在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尝试把自己想象成是与英国人或美国人交流,而不是中国人之间的交流。
上一篇
潞安集团王庄煤矿发展思路
多重随机标签